我想了整整一晚,今天是十號,針對幾個點,我必須用文字記錄下來。
第一,這個活動,不是學運,從一開始就不是,只是參與者較多為學生。這點我很不願意提,也很不想承認,但我不得不面對現實,它真的不是一個學生運動,只是碰巧學生居多。
我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作者覺得即使是學運也不該劃區域去做劃分,隔開民眾與靜坐學生等等,最後他覺得:「他們始終沒有去思考,為什麼這麼好的概念,卻得不到廣大迴響。」要看全文的可能要自己去找找,在批踢踢兔的8A版出現過,文章名稱是:參與學運(?)作者:bnman。
該篇文章很棒,點出幾個很重要的疑慮,但是在我的眼裡,這篇文章不是那麼讓人舒服,此外這次活動有幾個部份讓我有點感冒,我想還是做一些簡短的說明,表達看法:檢討、批判都是好事,但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那篇文章整體給人這種感覺,我覺得很不好;我對於學運的參加份子,有很極端的堅持,我覺得主要成員應以學生、教授老師為主體,我不覺得應該讓過多民眾融入,但也不贊成與民眾完全切割,這也是前幾篇我有提到的簡單機制,稍作劃分。
##CONTINUE##
第二,我一直以為這會是個學運,但是看到第三天,這麼多因素、事情接連讓整個活動演變至今,這已經是一個公民運動、社會運動,定調不是學運(從一開始就不是)。你問我是哪種運動,有這麼重要嗎?對我來說,名實相不相符,是很重要的事情,再者,我認為學運本身應該維持其純粹性,從參加的份子開始便要有一點限制。
為何堅持這點?我認為學生運動的主體要清楚,而且學生是比較有機會有可能做到超越藍綠的族群,光看網路上那種樣子,都會有學生搞不清楚狀況、無的放矢、恣意抹上色彩,更何況是一般的民眾,所以我才想強調學運組成的主體應該要有其純粹性。
第三,表達的方式、呈現的方式。這也是網路上吵的沸沸揚揚的問題,我從幾個角度、幾個這幾天發生或是做過的事情來闡述。當我在行政院前被強制驅離、架上警車,這裡提供三立當時拍攝的畫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