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9日 星期日

[1106] 1109 我在自由廣場前 之三

  昨晚回家前後,內心有許多的不安,而在離開前我還是跟趕著搭最後一班高鐵先回新竹的老師們說了聲:「明天見」等老師們先行離去,而我和咪咪又待了一下,才離去。

  離開現場前,我和咪咪起了第一次小小的爭執,我說:「你該知道什麼叫做暫時的抽離」意思不是說整個抽身,而是短暫的,幾個小時的抽離現場情緒,整理一下自己,咪咪說他喜歡現場這種整體的感覺,我覺得咪咪應該多少有感受到我想說的那種輕微變調之感,然後我就不想再提了。

  今天早上,起床梳洗後又馬上到自由廣場前,因為我知道早上要討論、決定一些事情。再一次的經歷民主的副產品:無效率。我想我漸漸習慣這樣的民主。慢慢的,整個棚子區內的組成份子開始如我所想:「學生漸漸被稀釋,民眾成分越來越多」隨著流動性,學生濃度高高低低。

##CONTINUE##
  接近中午,清交的教授們來了,我招呼他們,清出一些空間讓他們置物,稍事休息,接著我看到所有的老師們開始動員,不分校系,研擬聯合聲明、連署,並開始做大量投書的動作,中間我幫忙做一些簡單的事情,有些教授需要一份紙本,要自行複印並幫忙發給其他未到場學生,有些教授需要電子檔,等等。

  中午左右,開始進行標誌的討論、提案,因為在場份子的流動性,整個討論經常會跳針,原因在於有些人並未了解一些之前的情況(可能今天才到場),這是我的解讀,最後終於是結束了這件事情,靜待晚上的投票,中間花了三小時。

  傍晚,幾位老師先行離開,他們要回新竹準備在學校發起串聯,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機會。接著我接替了幾個糾察組同學的位置,讓他們去休息一下,當我套上雨衣、戴上斗笠、掛起名牌,站在用巧拼圍起來的地域線,我看清楚了很多現場的狀況。

  於是我開始憤怒、疑惑、不解。

  身旁的焦阿巴,一直跟我說不要氣,然後他跟我講了一些話,證實了我認為的某個部份並無錯,至於這些話是什麼,我不會在部落格直言,一方面是我還在觀察,一方面是我希望這個運動可以持續進行。

  我看到、我遇到:棚子裡面,已經漸漸分不出學生和群眾,我身旁有位同學,我想應該是台大的,和我談起這件事情,我說,我以為這應該是個學運,因為學運會比起公民運動更為單純,力量更為集中,的確,李老師的聲明裡,沒有將這次的運動定位在學運,我想老師有他的考量;糾察隊的任務,我第一線接觸到非常多來關心的民眾,他們一直要捐獻物資與金錢,我一一婉拒,因為活動台北場整體的資金與物資實在是多到不行,在來我還要維持場中秩序,儘可能的像那些民眾道歉,因為決策小組不希望他們一直在棚子前穿梭,這樣會讓整個場面看起來更混亂,我遇到這樣的民眾,他對我說:「你們很奇怪,我只是要到對面,你憑什麼攔住我?這裡是你們租的嗎?一天多少錢?不是說自由嗎?我連走過去的自由都沒有!」

  我開始懷疑起自己站糾察的正當性。這些都讓我更加混亂,因為也有一起站糾察的同學跟我有一樣的問題,我隨即又想到很多的如果,如果之前如何如何,現在不會到這步田地。最讓我崩潰的事情,是一位同學在台前講的一些話:「(前略)....我要提醒各位同學,注意一件事情,要小心讓這個運動避免流於綜藝化、或失焦!」

  這...聽在我耳裡太過諷刺!這裡已經失焦了不是嗎?人權的問題可以漫談、可以有各種不同的事情來佐證、可以讓面對不同問題的人來分享他們的經驗,但我看到了什麼?一個原住民的女生來分享幾個他看到的原住民部落人權被侵害的經驗,但是最後他做了一個動作讓我幾欲發火:他居然要大家喊一些他的口號。拜託,媒體還在拍,你可以分享,但你可以不要讓在靜坐的人喊口號嗎?

  當時的主持人,令我感到萬念俱灰,他一度想讓那些場外叫囂的民眾進棚子內發表高見,那時站糾察的我,實在忍不住,在外圍就吼了一些話,只是我聲音實在太小,只有身旁的幾個人聽到。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必須要有分寸與拿捏,過於現實過於理想,都會有無可避免的負面與混亂,這位主持人,我認為太過理想,過頭了。

  一直到最後,我才知道今天的靜坐之所以看起來不像靜坐,是活動小組的策略,他們找各種不同的人來談,老實說,我只同意請教授、以前野百合學運的前輩們來談,他們比較懂得該談些什麼、該怎麼把事情拉回這次活動最主要的訴求,而我看到的也確實都如此。

  我找了策略小組的人談這些事情,他們有發現這樣的情況,說今晚會檢討。事實上,在昨天我就提出這件事情,我總是希望在情況還可以掌控的時候,當機立斷的做一個簡單機制來切割。他們跟我說有在想辦法,我提出幾個簡單的方案,執行也容易,只是看來並未被聽進去,我的提議除了解決現狀,同時也有顧及到後果與觀感,在幾種情況相害之下必須取其輕。

  那時,到了我認為不可收拾的地步。

  離去前,我跟咪咪起了第二次爭執,我把這些事情告訴他,他說:「如果你就這麼離開,就跟那些離去的學生一樣」然後我不知是因為生氣還是失落而顫抖,我說:「你有去想過那些離開的學生,動機是什麼?有多少人想的跟我一樣?」

  咪咪沒有回答我的問題,但我想他在思考這件事情。最後我東西拿了就離開,我不喜歡這種感覺,我甚至不喜歡自己坐在電腦前批判這些、批判自己。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