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高仕皮件:行李箱、登機箱

...
  久久一次的勸敗文跟開箱文

  自從 blogger 改版後,我看到這介面常發懶,實在是不太順手,而舊版的使用介面也將在半個月後全部強制更新,還真有點苦惱。回歸正題~前兩天在台北國際旅展購買的行李箱和登機箱很迅速的寄到家了,所以不免俗的來個開箱文。

  

##CONTINUE##

  

  高仕皮件,MIT,專作外銷日本的行李箱,台灣僅在台中有門市據點服務,這次在台北國際旅展有設點,同時提供旅展現場購買的折扣,此次我趁著公司業務帶我去旅展現場關心旅遊同業的銷售狀況同時,我很迅速的在同業友人陳姐的協助下到高仕皮件購買,價格有比旅展價再優惠一點點,我買了29吋行李箱和登機箱各一,以下拆箱!圖多。

  

  左邊是 WIND 風之旅者系列行李箱,右邊則是 COMMODORE 的登機箱。先來看登機箱在看行李箱吧。

  

  旅展現場此款登機箱只有黑色在作特惠,我沒問業務大姐可否選另兩種顏色。

  

  一箱一保固卡。

  

  登機箱保固一年,保固卡背後有寫型號跟旅展購入,業務大姐保證即使是以優惠價格購入,保固期等等售後服務都不會縮水。

  

  登機箱正面,本來打算登機箱也買硬殼的,不過跟業務大姐聊了一下,硬殼的重量會增加,而且價格高,也都是拉鍊式的居多,而在使用上,登機箱其實不太需要用到硬殼非拉鍊式的(本來登機箱我是考慮要買 Rimowa),反正幾乎都帶在身邊,拉鍊式的加個鎖頭其實也就夠囉。

  

  防潑水的材質。

  

  拉桿,不是兩段式的,是可隨意調節並固定的多段式。

  

  號碼鎖。

  

  

  

  內裝很簡單,而且容量很深,加上是布質的,比起硬殼,裝東西會比較有彈性。

  

  

  
  
  

  WIND 風之旅者行李箱,29吋,風之旅者的廣告代言人是修杰楷。我蹦蹦跳的指著那張廣告海報跟同行的業務學長還有陳姐說:我買了跟修杰楷平面廣告一樣的款喔,連顏色都一樣!

  陳姐:只有行李箱一樣~
   我:.......
  學長:XD(笑到嘴巴闔不起來也太誇張)

  

  

  行李箱保固三年,業務大姐說,三年內只要有破損,無條件更換,就算要換顏色都可以!友人陳姐事前就跟我說,他之前要買的時候(陳姐之前就買了兩個),頗具分量的業務大姐在上面在空的行李箱上面蹦蹦跳跳,行李箱安然無事,讓他印象深刻 XD。

  

  保固卡裡面附的行李吊牌。

  

  風之旅者系列有分霧面和亮面,這款是霧面,我是覺得霧面的看起來比較有質感,而且莫名的喜歡那防撞角的樣子,喔對了,印象中我看到的亮面款沒有作防撞角。

  

  業務大姐有說,霧面跟亮面的材質和硬度是一樣的,差別在於亮面的在有刮痕時比較不明顯,霧面則相對明顯,但說實話我是完全不在意,而且亮面的比霧面貴上幾百塊,不過還是會有在意行李箱外貌的客群就是了~(笑)。

  

  

  TSA 安全鎖,這個應該最近的行李箱都採用了,不多加說明。

  

  

  好可愛的防撞角~

  

  測放時著地的那側。

  

  俯視圖。

  

  

  

  

  

  裡面容量非常深,東西可以放很多了。前陣子去看了各大品牌的行李箱,大的都大到 30 吋甚至 32 吋,怎麼看都覺得太大,而且非常貴.....兩萬多一直到四五萬的都有,重量當然也比較重,大尺寸的代價可真不少。雖然要去澳洲遠行,想帶的東西很多,可是行李還是要有所節制比較好,有捨才有得,這也是一次機會讓自己去放下很多不必要的需求。

  

  TSA 安全鎖的鑰匙。

  

  

  行李箱的輪子都是作四輪三百六十度轉動,我承認自己很幼稚的趴在行李箱上在家裡滑來滑去好一陣子... XD 很順暢很好滑動。

  

  陳姐幫我跟業務大姐凹到的盥洗包乙個。

  風之旅者霧面款在旅展現場五折,亮面六折,我買的那款登機箱旅展價是 TWD.1280 ,整個買下來五千五有找,找多少就別問了,業務大姐有看在陳姐好大的面子上給了我多一點點的折扣,如果按照旅展價格這樣買下來也是五千五有找,不過找的少一點而已囉。

  關於行李箱,我同事們很多都是買 Rimowa 金屬行李箱,我考慮了很久,沒有跟進的原因只有幾個:第一,太重,東西多裝一點恐怕就得付高昂的超重費了,第二,太貴,行李箱在我的認知裡面是消耗品,就算如R牌標榜可以終身維修,我是不太想老是在弄這些小事,而且真的壞了的話,在買新的就好了,了不起兩三年換一個,方便的很。最重要的是,大家應該都知道機場的行李輸送帶有多麼暴力,運務人員才不會因為你的行李箱是高級貨就對它比較溫柔,搬運過程的丟摔撞,是常態,所以行李箱如果是金屬的,不管再怎麼硬挺,都容易傷痕累累,何苦花大錢又心痛呢?

  一點個人看法,買東西真的就是看個人需要而購入,不用跟著別人一窩蜂,而且 MIT 的品質可以作日本代工又外銷(據說一樣的商品在日本買價格高很多),我想是可以信任的,而且價格又好實惠阿~~~提供我的採購經驗供大家參考。

2012年5月6日 星期日

半年過去


  布辣格兒介面改版讓我吃了一驚,從 Gmail 到 G+ 全部開始走同一種風格。

  真的很久沒幫這裡除草。

  進公司已逾半年,從我正式上線開始也過半年多一些,這期間一直處在與這間公司有多處衝撞的狀態,這段時間多有低潮與憤慨,透過與朋友們下班後的飲酒與造口業,得到一種小小的解放,家裡的人不太能諒解我這種情況,多有批評,而我也不想解釋,畢竟這是我自己的路我選擇的我自己面對,不須多做說明因為我也不追求被他們理解這件事情。

##CONTINUE##
  我想離開,離開這間公司離開台灣這個環境,可是我害怕面對新環境的瞬間衝擊,就像過年前要獨自去台東旅行的那種感覺,可是又不太一樣,去台東之前我清楚假期過了還是會回到現在這個樣態,像是一場夢,可是這次我想去新的環境生活個一兩年,回台灣後肯定是不一樣的光景。

  今年底,十一月底到十二月初,我要去澳洲 working holiday。時間到了我的忐忑與不安會全部拋腦後,我一定要出發。抱著一種叛逃的心情,帶著一點不甘心與不得志,放下無謂的硬矜,要偏離這個社會框架底下告訴我應該怎麼走比較好的人生道路,要說是為反而反也罷,我就是要離開,我討厭這個工作大環境的氛圍討厭被困住的自己。

  回想過去,放不下的太多,所以一直作一些違背自己意願的選擇,但那些都還是我選擇的,結果雖然都還在心裡可負擔的範圍,卻始終耿耿於懷,朋友們說我看起來總心事重重,雖然沒多說些什麼(事實上是我也說不出什麼,沒什麼好說),可是他們都看得出我有結打不開。

  和公司同事們的相遇,教會了我許多事情,人際關係、工作態度、實際工作經驗與理論上差距的取捨,不論我認同或不認同,這對初入正式職場的我來說都是很好的養分,那一點一滴我都記領著。有些同事是我最好的反面教材,我也警惕著。

  突然想起這麼件事情:剛上線的時候,我試圖把規則樹立的更明確與清晰,有同事酸溜溜的對我有意無意說著好些難聽的話,不少客戶也是,大意大概就是我很難搞、做事很硬斗,也聽過風聲在傳說某某客戶會讓高層來幫我打針,乍聽之下不免有些灰心,所幸本人區區硬斗也不是一兩天的事情,牙一咬就過了,事後拿出來的成果也足以令我微幅地抬起下巴。

  到現在還是有同事不知是在狀況外還是嘴硬不肯承認:我的確是改變了客戶一些態度,比如說遊戲規則的確立、有彈性但不隨便、競爭市場的透明化。對有些(不太大或習慣走後門的)客戶來說不是好事,因為他玩黑箱並從中得利。但對主要的客戶來說,這些我所刻劃深刻的規則很明白的透露一件事情:競爭靠實力,看不見的那隻臭腳影響程度被降到最低。我的大學經驗告訴我,惟有夠清楚與透明的競爭才能達到雙贏,我堅信這個信念,所以在這個有限區域的市場裡扮演那隻看得見的手,必須公正公平公開。

  可惜,這樣的理念總是被(同事)打擊,所以自己搞得裡外不是人,可我很欣慰的是,我的客戶還是有服氣的,數字會說話,我不用幫自己辯解,反正鐵打的事實就擺在那,想無視的就無視吧,我問心無愧。還有,謝謝那些客戶們的支持,交給時間去不證自明,我的堅持有其道理,不過還有很多部分可以在更公開透明,有待你我的努力(在我還在公司的這段時間)。

  從那裡講到這裡,我想說的是我累了,在這份工作裡面我失去太多,包括我那不想被磨去的稜角,圓圓滑滑看的我很不痛快:我甚至沒有真的對公司裡的誰爆過一次脾氣。吾友阿妮說這簡直不可置信,說實話我也不敢相信自己居然可以忍這麼久(笑)。

  現在還留在公司,只是為了準備一筆足夠的最小額度金額前往澳洲,不用肖想什麼留停,這畢竟是間日皮台骨的公司,為了去 WH 而留停這麼浪漫的理由只有歐美企業會接受,在臺灣就別奢望了,連員工在國內為了要拿學位的短期留停申請都會吃閉門羹,那些看起來像是可以其實只是做做樣子的制度怎麼會覺得可以用呢~

  我必須要找回一點自己,並試著找到一點希望一點勇氣一點智慧,讓我可以面對人生的下個階段,找到一點足以說服自己其實活著還是有樂趣可以多活幾年的理由,所以我必須要出(台灣)去,不用害怕,對現在的我來說已經沒什麼可以失去的了,只能往前看。

  請祝福我,謝謝。

  慢慢拾回一些用文字反芻當下的習慣,找自己,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