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者:輔大哲學夢幻泡影
給哲學下嚴格且明確的定義並不容易,而哲學界也不花費太多心思爭論這個問題,如果你非得給哲學下個眾人皆認可的定義,那麼你可以考慮念哲學。大抵哲學可說是探討宇宙與人生之本質的知識體系,因此,哲學的研究對象與範圍可說是相當廣泛的。但哲學並不單純滿足於研究的廣度,而更是渴望達到一種透徹的深度。
當然,任何一門學科作為科學(廣義的科學泛指任何系統的知識或學術體系)必然是要求研究廣度與深度的,而哲學與其他的學科的差別就在於研究對象與深入性的差異。幾乎生活週遭的事物都可成為哲學的研究對象,只不過哲學使用的方法與關注的層面與其他學科不同(這當然也是各個學科的差異之一),哲學希望探究的是現象之後的本質,而這正是所謂深入性的差異。其他的學科可能只研究事物的某些性質,而哲學則是要追問其整體與根本。作為哲學分支之一的形上學的研究對象是「存在」。這正可說明哲學研究的普遍性與深入性。這世上應該沒有什麼比「存在」還具有普遍性的了,舉凡你所觸所見所聞所思皆屬於「存在」,要是有東西不存在那麼你根本不可能意識它。於上便精要的說明了哲學研究的普遍性。而週遭事物只是「存在物」並非「存在」自身,好比白色的花,白色的紙,白色的布料…等都只是白色的物體而不是白色自身。探究「存在」自身即表現了哲學的深入性。
再舉些學科對比的例子:如果法律學和政治學要追求的是公平與正義,那麼哲學追尋的便是公平與正義的基礎,好比何為真正的正義,正義可得嗎?哲學中的倫理學正從事此類的研究。如果說經濟學是指導人們「選擇」的科學,那麼哲學便志在建立選擇所依憑的價值根基。好比你選擇少吃一頓大餐卻把省下的錢捐給慈善團體的原因,可能就是你認為幫助人比滿足一時的口腹之慾來得有價值。而什麼東西才有價值,或什麼是價值也正是哲學所詢問的。
另外,在許多的學科中也有其相關的哲學研究,例如有政治哲學,法哲學,經濟哲學,歷史哲學,社會哲學,教育哲學,藝術哲學,科學哲學…等。這些哲學研究作為一種基礎而言對其學科都有重要意義,皆是輔助各學科發展不可或缺的條件。我們也可嘗試由哲學的分類來認識哲學,若就哲學的理論系統來區分,其實各個哲學家有許多不同的看法,在此我們暫不討論,而擬就台灣哲學系的教學分類來說明。這些分類為形上學,倫理學與知識論三個主要哲學分科。
形上學於上已約略言及,現在我們嘗試簡要的說明倫理學與知識論。倫理學簡言之即是研究人類社會與行為的倫理原則及道德之本質。例如:不可殺人這樣的道德規則是如何確立的?道德是否是相對的?當我們稱讚一個人是善良的又是在說明什麼呢?而知識論大致是探討知識的來源與證成的科學,因此在知識論中我們會質問人是如何獲得知識的,是透過感官經驗嗎?又人能認識事物現象之後的本質嗎?如何判斷一個命題的真假呢?
就哲學的理論系統來區分可說是縱向的分類,另外我們也可以文化來做橫向的分類,例如世界的哲學約略有西方、印度與中國三個體系。各個哲學體系皆有其精采動人之處。西方哲學建立了較科學的哲學知識系統,並不斷拓展哲學的研究對象與方法。印度哲學在宗教與哲學的密切交互相融中洞視了真理的深邃,並且創造出多樣接觸真理的修行方法。中國哲學作為你我的母文化早已深深銘刻於吾人思想之內,並影響我們的所作所為。而它也展現了不同於西方和印度的另一種生命情懷及宇宙人生觀。如以道家逍遙無為之風處今物慾橫流之世豈不自在得意,而儒家浩然君子有為有守不也正是現代知識份子可資效法的人格典型。以上簡略說明了哲學這門學科的特質以及研究狀況。
接著我們探討另一些可能的問題。首先,你為什麼唸哲學?如果你想念哲學系那麼請你先了解並澄清自己的意圖與目的,然後開始蒐集台灣各大學哲學系研究情況與環境的資訊。筆者在此建議,若無家庭經濟壓力與意識形態的衝突(比如父母認為哲學系沒錢途不能唸),而且又對哲學有首要興趣者可以考慮唸哲學系。至於朋友或社會上的閒言閒語大可不必理會(當然善意的建議仍是要虛心接受的),那為何父母的意見需要考量呢?因為你對父母有不同於朋友及社會的責任,嚴格論之父母當然無有道理過分干預你的選擇,但是當理性溝通無效時,一個有成熟且具備智慧的人必須衡量諸條件來判斷。
哲學研究並非總是要在哲學系進行的。哲學研究的根本條件就是你的腦袋,基本上你能思考都能做哲學研究,研究所需的物質條件主要就是書籍。另外的輔助要素即是能與你共同研究的人,也就是你的師友。坦白說,台灣各哲學系的學生素質相當低落(有些人是拿哲學系當轉系跳板,有些是分數太低沒科系可唸只好選哲學系),所以別期待你能在哲學系遇到多少對哲學有興趣並具備相當素養的同學。若你的資質程度還不錯,你除了缺少可共同切磋學問的同學外,還會面臨課堂上無有多大收穫的狀況,因為同學普遍低落的知識程度與學習態度會影響教授的授課品質,當然有時與教師本身學養有限或教學態度和技巧不佳也有關。我個人認為最好的學習方式是自己下苦心研讀並私下從老師問學,因為哲學問題往往相當複雜細膩而又牽扯甚廣,所以上課因時間與教學限制往往不能解決這些問題。至於師資方面各校都有不錯的老師,當然也都有一些不太適任的老師。在發展方向與特色上也有些差異,不過並非相當明顯。所以,要是對哲學有興趣卻又因故無法就讀哲學系也不需要太憂心。因為你只要解決你本科系的課業即有餘力從事哲學研究。在大學聽課有相當大的自由,即使你無法爭取到哲學雙主修或輔系,也都可至哲學系旁聽。另外,要是對其他學科也有興趣但又無法唸哲學系,也可就讀該科系並進行基礎研究或跨學科研究,例如就讀政治系可專研政治哲學,歷史系可攻讀歷史哲學。這也是個解決方法。當然,若你對哲學有強烈興趣又有家人支持那是在好也不過了。
不過你也應該知道哲學的目的與功能並非在於培養謀生的專業技能,若你缺乏就業市場所需的相關知識與技術,那麼在工作選擇與收入上必然是有限制的。人生不一定事事兩全其美,有收穫也難免付出犧牲。總之一個人必須為其選擇負責,這也是人的自由所在,爾後得失進退但憑於心了。 其實還有不少細節可談,但是想想自己也已寫了不少東西。文章恐怕過於冗長,談不上簡要精當了。希望不要對同學們造成閱讀的負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