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4日 星期二
在自由大道《Milk》之後
事實上我看了幾篇報導,還有幾個未曾謀面的網路ID,在批踢踢兔拜讀了幾篇他們的心得,然後我就開始猶豫是不是要寫這一篇,因為他們寫的太好,我擔心自己會畫虎類犬,是說要學也學不來啦。至於同運(Gay Movement)這一塊,包含這一兩年的大遊行,我都是持觀望態度,像去年,直人好女友咪咪一直遊說我跟著她去遊行("跟著她去"XD),而我最終用了要去補習這個藉口而沒去,那天下了一點雨,後來出了一點太陽。
沒有去的原因並非不想更公開的出櫃,而是我還不清楚遊行主要的訴求是什麼,或者該說,訴求太多太過紊亂。但這都不該是藉口,我只是還沒準備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上街頭。又或許我對這些事情其實是很冷淡、很冷感的,可是,對那些同運份子,我一直都懷有一種感佩的心情,謝謝他們站出來發聲,不分彼此地,也為了我這種不太說話的人爭取應有的權益。
還沒看過自由大道的,我得先聲明裡面有很多地雷。
##CONTINUE##
影片最開始為當時的報紙所報導有關同志的新聞,多半是一些被放大、醜化的標題,而且焦點不只是事情本身,還有同志這個身份、標籤:「同性戀與警察發生衝突 (Homosexual and Police Clash)」、「酒館控訴警方殘暴(Tavern charges police brutality)」、「警察開始查封同志酒吧(Police Start Crackdown on Homosexual Bars)」
如同日常生活你在報紙、電子新聞上看到,記者們都在吃同志豆腐,情殺案如果是男男或女女馬上就會強調同志這個身份;Home Party如果都是男的,馬上就要跟愛滋扯上關係,強調地上遍佈著保險套和分泌物、空氣中又是如何如何地充滿那個味道,試問:異性戀的轟趴報導有被如此對待嗎?而且無套是不是更危險?HIV、性病只會在同志之間流傳?不用套的異性戀比同性戀來的有知識?
像這樣的事情,好多好多,自由大道就從這裡開始,從最後那段錄音開始說起。
那個年代,同志是被認為在法律外的、不被保障的、不該有人權的、戀童癖的、不正常的,即使到現在,在我看來也沒真的好轉多少,只是換個標籤再來一遍:都是性病的傳染者、不正常,莫須有的標籤從來沒有少過。
從一次同志酒吧被警察突如其來的襲擊(不誇張,看畫面真的是襲擊,而且沒有任何正當理由),讓Milk產生了想法:「如果同志也有代表在政府單位裡面,情況會不會好很多?就像黑人有其代表、領袖在政府單位裡面照看黑人應有的、不該被侵犯的權利」同為少數族群,Milk萌生了想從政治面、最基本的人權面下手,於是他開始參政。
從Milk的競選對手講的一些話,你可以看出當時(其實現在也還是),那些所謂的正常人、教會,他們是怎麼看待同志的:
「我相信,我們從未像現在這樣,被邪惡的力量...包圍著,哪怕它裝扮成什麼美好的事物,其實是想破壞作為家庭基石的...維繫整個美國的價值觀」;「假如同志允許享有這些民權,那麼妓女、小偷、其他人也都該有了。上帝給道德設定了邊界...我確實認為同志是不合法的...」
在該項保障同志的工作與居住權的法案被撤銷的那個晚上,出現了這樣的說詞:「今晚,上帝的法律,人類的人文價值受到了捍衛...Dade郡佔大多數的正常人,他們說:夠了、夠了、夠了(我想大概是跟太超過了x3是差不多的意思)」
隨後卡斯楚街頭開始暴動,他們高喊著:「Gay Right Now」看到這裡我實在忍不住眼眶紅,同時覺得這個slogan有雙關的意涵,一是同志人權,二為同志們站起來!
「We got POWER,too. FIGHT BACK !!」
said the people on march.
「We got to give them hope.」said Milk.
州議員Briggs提出了議案要解僱校園裡所有同性戀教師及支持同性戀的教職員。面對群眾質疑Briggs要如何辨識哪些教師是同志,他說了一些話:「我的提案將保護我們的孩子遠離那些變態同志和戀童癖,他們會引誘孩子加入他們變態的生活方式...根除這些人的時候到了...(面對 底下群眾的質疑,Briggs說他有提出辨識同志的程序,當他被群眾反擊與質疑到無語時,他又說)你們可以和我爭辯,但你們無法與上帝爭辯。」
我不相信上帝,而且我要送它一隻中指:
「多少罪惡假上帝之名以行!」
在這段錄音的最後:「假如子彈穿過我的頭,讓它也穿破每一扇闔上的櫃門...我知道生命不能只靠希望,但沒有希望,生命將失去活著的意義...」
「So, you you and you, you got to give them hope,you got to give them hope.」
避談政治,無助於改善同志污名和權益受損不平等的現況。引用一句網友yclou寫的心得:「我們可以為這個社群作點甚麼呢?」聽起來有點沉重,那這麼說呢:「同志可以為自己做些什麼?」
我也還在思考這個問題。
2009年2月18日 星期三
逛台北101
今天跟高中同學相約去101,也就是台北國的大陽具(清大也有,就是人社院那座鐘塔)。我的目的是Faust(浮士德),另兩人是想去刺激Q2的經濟成長。不幸的是,當我翻了一下Faust,發現看不習慣,那個年代的作家似乎都是採用對話、獨白這種方式創作,看的我頭有點暈,覺得自己還走不穩就想飛,會摔死,退而求其次,這次先不買,找找別的書。
##CONTINUE##
更不幸的是,海耶克、凱因斯的原文傳記都沒了(有的是沒進),通往奴役之路、告別施捨,都賣完,短期內不會進。天哪!!那麼除了博客來,我已經不敢巴望還會有哪間書店找的到這幾本書...可是我想先翻翻嘛!貿然的買不曾謀面的書不是我會做的事情。
後來打算買小王子,可是兩個版本的價差有點大,加上找不到上述幾本書,心情大受影響,最後也沒買,後來回到家後,在家附近的書局買了暮光之城第三部「蝕」,這種時候阿,看看這種比較不需要用腦的書會輕鬆一點。整個人呈現很懶散的狀態,還好朋友說要借我愛麗絲夢遊仙境原文的兩個版本,讓我開心了一下。
當一行三人下手扶梯到B1,看到眼前這個裝置藝術,我感到非常噁心,請先看看最上方的圖,是一隻牛露出好吃的模樣,可是下半身,就變成了下面這樣...。
一隻牛,被做成一碗牛肉麵,然後這隻牛,還露出了好吃的模樣(好好吃喔~這樣的表情)。這會不會太噁心了?如果這個作者是想做出衝突的感覺,那他成功了,如果他是想表達牛肉麵好吃的話,那他失敗了,這個裝置只讓我胃口全失。
真是荒謬到了極點,而且讓人不酥湖。
這次逛101感覺還可以,牌子夠多、夠齊,雖然動線沒那麼好,有的品牌礙於櫃位空間不夠,擺的品項不甚多,但整體而言還算可以。對我來說,逛這種專櫃,只是滿足了小男生想轉大人的小小夢想:A|X(Armani Exchange)、Calvin Klein、Kenneth Cole、Hermes、、、每一間都有不少衣服版型很適合我穿,試穿的當兒,在鏡子前轉阿轉,好像自己真的出了社會,穿的筆挺、時尚的衣物。
穿回自己的衣服時,會懷念試穿的感覺,但又有點慶幸自己還是學生,華服的背後,代表的就是青春不再的感覺吧。說了這麼多,那邊的東西我現在都買不起,哈哈~
只是我一想到那隻牛跟牠腰間的牛肉麵,就一陣噁心。
朋友同意一件事情,就是我適合在名牌專櫃工作,看來以後可以考慮一下,去專櫃當超級銷售員!不過現在我覺得當空少也很不錯,只是身高好像不合格。
2009年2月17日 星期二
近日雜記
-想把部落格的title換掉,正在批兔個版集思廣益。若有適合的,請在這篇底下提供我作參考,感謝。
-噗浪這兩天跑起來很卡、浪很大,於是,暫時不想點進去。
-最近除了一直一直在看Gossip Girl也順便把一些躺在硬碟很久的影集、日劇都看了一下,雖然還留了很多沒看,但也夠我受的了,眼睛超酸,頭超痛,這完全是自虐。過幾天開始來看QAF,然後按照集數來寫心得好了~正在考慮是不是要來個截圖XD但好像又有版權問題。
##CONTINUE##
-還是會氣憤難耐,但我卻不想再答腔: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還有,如果養不起,就不要生,要生就要負起養的責任,不要把養兒育女這件事情無限上綱,搞的自己很偉大,只會有反效果而已。只是我還是會生氣,我還需要一點時間,她在我眼裡才會不再是個人。
-大人真的很奇怪,注意孩子成績的時候,說是比上不比下,人要往前看才會進步,但是當他們自己無力賺更多錢讓孩子能有較充裕的消費空間時,卻總是在檢討孩子,說是要知足、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永遠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說法,於是孩子在長大之後也用兩套標準對待他們的孩子,而非檢討自己。
適當花費是必要的,但是過與不及都不是好事情,只會扭曲更多孩子的心理發展與正常價值觀,不幸的是,幾乎每個家長都在做這件事情。這永遠跟景氣不景氣無關,而是正確的金錢價值觀的建立問題。
事實就是,說話大聲的人佔優勢、就贏了,沒有是非對錯正確與否的問題,因為他們是大人,他們說的都對,他們說話最大聲,他們永遠在檢討別人而不是自己。
不要逼我採用開始消費這項決策來刺激你,你會後悔的。
-書看越多,越覺得自己無知的可以。
-有時候我懷疑自己可以忍耐到什麼程度。
-教育父母不是我的責任,尤其當他們腦袋長洞的時候。華人的世界是不太有溝通這件事情的,之前我也說過(請自行翻閱某篇)。
-因為突如其來的家母碎嘴數分鐘,毀了這篇原本應該多愁善感的雜記,變成了貨真價實的報怨文,真惹人厭。
-該睡了...
-噗浪這兩天跑起來很卡、浪很大,於是,暫時不想點進去。
-最近除了一直一直在看Gossip Girl也順便把一些躺在硬碟很久的影集、日劇都看了一下,雖然還留了很多沒看,但也夠我受的了,眼睛超酸,頭超痛,這完全是自虐。過幾天開始來看QAF,然後按照集數來寫心得好了~正在考慮是不是要來個截圖XD但好像又有版權問題。
##CONTINUE##
-還是會氣憤難耐,但我卻不想再答腔: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還有,如果養不起,就不要生,要生就要負起養的責任,不要把養兒育女這件事情無限上綱,搞的自己很偉大,只會有反效果而已。只是我還是會生氣,我還需要一點時間,她在我眼裡才會不再是個人。
-大人真的很奇怪,注意孩子成績的時候,說是比上不比下,人要往前看才會進步,但是當他們自己無力賺更多錢讓孩子能有較充裕的消費空間時,卻總是在檢討孩子,說是要知足、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永遠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說法,於是孩子在長大之後也用兩套標準對待他們的孩子,而非檢討自己。
適當花費是必要的,但是過與不及都不是好事情,只會扭曲更多孩子的心理發展與正常價值觀,不幸的是,幾乎每個家長都在做這件事情。這永遠跟景氣不景氣無關,而是正確的金錢價值觀的建立問題。
事實就是,說話大聲的人佔優勢、就贏了,沒有是非對錯正確與否的問題,因為他們是大人,他們說的都對,他們說話最大聲,他們永遠在檢討別人而不是自己。
不要逼我採用開始消費這項決策來刺激你,你會後悔的。
-書看越多,越覺得自己無知的可以。
-有時候我懷疑自己可以忍耐到什麼程度。
-教育父母不是我的責任,尤其當他們腦袋長洞的時候。華人的世界是不太有溝通這件事情的,之前我也說過(請自行翻閱某篇)。
-因為突如其來的家母碎嘴數分鐘,毀了這篇原本應該多愁善感的雜記,變成了貨真價實的報怨文,真惹人厭。
-該睡了...
2009年2月14日 星期六
Prada Infusion d'Homme
我的櫃子裡永遠少一瓶香水,就好像女生的衣櫃裡永遠少一件衣服是一樣的道理。每一回,去實體店面試香,總是被各種混合的香味給搞的暈頭轉向,而Prada的鳶尾花男香,在某一次試香的過程中給我很深的印象:不討人厭的肥皂味。
##CONTINUE##
前味:中國橘子、橙花醇
中味:白松香、香柏木、香根草、鳶尾花
後味:安息香、乳香
最初聞到這支香水,聯想到的是今年學校裡某位瑞典來的交換學生,味道一出來就立刻想到他。那次的試香過程,把試香紙放進口袋,在路上不時拿出來聞一聞,覺得這味道有一點在人群中的與世隔絕之感,雖然柑橘前味乍聞之下庸俗的令我不是很滿意,或許是這樣,中後味更顯的灑脫。
中後味好聞的令人無法自拔,乾淨、輕盈,似乎灑上一點Prada Infusion d'Homme,就可以浮於人海之上、喧囂之外,看著這一片渾沌,有那麼個瞬間自己是很遠離、很無拘束的。唸書、補習、上課,我相信這瓶香水會是最好的陪伴(笑),因為同時有提神、紓壓的效果。
前幾天跟咪咪說我買了的時候,出現了這種對話...
我:我下標Prada Infusion d'Homme 200ml了~
咪:蛤!不適合你啦!這支很清新耶!
言下之意,是我這個人不夠清新...
我:我不說話的時候也很清新好不好!
咪:真-的-!
我:Orz
有友如此,夫復何求...
的確,我常用的幾支香水,都說不上清新:
Paul Smith - Story是富有書卷氣的斯文人是我四季最常用的一款,那瓶100ml的快用罄了;Paul Smith - Rose是隨風舞動的早晨玫瑰,最後帶了點粉味;Sean John - Unforgivable是標準的華麗侵略香,秋冬我最喜歡用它;DKNY - Red delicious Men濃郁的蘋果酒與檀香木,在不能喝酒又想成天買醉的日子裡,灑的整身都是,然後在腦袋裡醉地一蹋糊塗;Lorelyane Hinlay Eau de Toilette Spray蓮葉中性香則是夏日裡的君子,挺立於水池中隨風搖擺卻不折腰。
Prada Infusion d'Homme,對我來說是一款清新的貴族香。
左圖為正面,右圖為側面,Prada Infusion d'Homme 200ml的容量裝在一個長方體的瓶子,瓶身透明,蓋子是白色的,方正的設計像個紳士有稜有角,透露出一種有個性、外剛內柔且帶了點貴族的形象。
正面照
PRADA的銀色LOGO像鏡子般的清晰反映出我的相機。
側面照,上方
側面照,下方
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
我真的不懂
我想我是真的病了,病的不輕。
朋友問我為什麼把自尊跟自信放在地上給人家踐踏,還一直檢討自己?朋友說我沒有錯,朋友說我很好、我很棒、我很優秀,可是,當我在外面工作,人家覺得我不好、不棒、不優秀,因為我念的是經濟系,我連國中數學能力都沒有,國中英文的部份也無法信任我。
##CONTINUE##
可是他們從來沒把學生交給我輔導過,說是,怕我回答不出來,會砸招牌。可是又沒有給我輔導過,憑什麼這麼認定?如果是對科系有意見,當初為何錄用我?面試的時候不是談的很清楚了嗎?或者一切都是我的自我感覺過於良好?
好不好、棒不棒、優不優秀,不重要,因為我根本不知道問題出在哪。
我需要找個人談,可是我不知道該找誰。究竟,我這種樣子被打槍,是我本身的問題,是一種特例,還是一種普遍性的常態?如果是前者,該檢討的是我,若是後者,該檢討誰?
但若只將事實擺在眼前,我創造不出有效的需求,在現有的需求裡,我的供給無法滿足。而我總是很容易的在資方面前,把自己的姿態擺很低,任人宰割、一概接受,這種奴性源自於對工作的需求,每個人、每本雜誌、每個求職網站,我從上面只接收到這樣的訊息。
活的不像個人,又無法像狗那樣原始地生活,到底該怎麼辦?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