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30日 星期四

為什麼沒有被淘汰?

  最近一直在想這件事情:"為什麼我沒有在考大學的時候被淘汰?"
  玩肉學姊跟我說:"留下來,一定有留下來的意義"

  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強烈的懷疑自己能上大學完全是運氣,麻麻燒了很多好香,才讓我如她所願上了一所還不算差的公立大學。可是這樣也好現實喔,也有很多人的麻麻也燒了很多好香,可是就沒有如他們所願,所以,這一切都是運氣?!
  這到底是什麼樣奇怪的情形,高中的時候我營造有在讀書的假象,欺騙同學也騙麻麻,一來不想讓同學感到壓力,因為我有唸沒唸考出來都是那個成績,這種事情沒什麼好大驚小怪,因為我是個沒有極限的人,我的極限就如你眼前所見般的平凡,所以跟沒有極限是一樣的意思。看著很不少排名、名次在我後面的人,好努力好努力,最後不曉得換來的是什麼,大考後高了我幾分、或是接近我的分數,他們很得意,因為跟我一樣或是超越我一點點,但是我一整個是面無表情:"難道不知道我沒什麼在唸嗎?"只是證明了我裝用功裝的很像,很賤對吧,我也這麼覺得;麻麻那邊,她希望我達到她的期望,說難聽一點,是她的夢想,幼時失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補足自己這方面的遺憾,而我彌補了,不過是用我的缺憾換來的,無所謂,至少有給麻麻成就感,現在自己感覺怎麼樣倒是不太重要。

  一個這樣的我,現在在電腦桌前說著自己為什麼沒有被淘汰這種話,實在是很討厭,對吧?!沒有辦法,因為我真的是這樣想的,我也擅長把自己心裡想的話用自己的方式平靜的說出來,即使這話令人厭惡至極,是吧?你已經開始產生厭惡感了對吧?那麼你就這麼厭惡下去囉,我可以說,以後還會遇到比我更使你厭惡的呢。

  像個屍體一樣的過每一天,每一天都過的像個屍體一樣。

2006年11月25日 星期六

[Extra Reading] 商周迷思

  看到大家每每將商周當作一種進修的指標:"我都有看商周獲取很多正確的新知!"而洋洋得意,是一種很可笑的事情,商周只能作為一種休閒讀物,就某種程度它可以說是一份充斥著錯誤訊息的讀物:裡面太多東西有問題了。

  請不要把商周當聖經,裡面眾多的內容五花八門,只有幾樣東西,比如說對企業的介紹、對新事物的"簡介"(請注意我說的是簡介)、之類的可以看看,知道有這些東西即可,他的深入報導通常沒有什麼價值,一堆表面性的敘述,它的統計調查有時候看了還真是啼笑皆非,一個簡單的統計圖表可以寫的好像這是什麼了不起的大調查,修過一點統計學的都知道這是一件很好笑的事情,也難怪我用的這本統計學原文書的作者在書裡會很無情的評論一般所謂的商業刊物上的圖表不過是一堆trash,太多該寫的東西沒有擺上(樣本來源、抽樣母體等等),可信度到底有多少令人質疑。用膝蓋都想的出來、都能理解,只不過是透過撰寫者用文字修飾的好看一些,內容也就那樣子而已,我的期貨報告都還比它寫的深入(這可不是ctrl+C、ctrl+V做的出來的)。我連續觀察過很多期的商周,結論是,商周每一期都可以發掘一個小話題,但是他的內容真的乏味的很,同個topic如果今天我將之指定成你的報告主題,相信我,做出來的內容深度你自己都會嚇到。
  在批踢踢這個bbs大站上面,有個經濟學的版,裡面有著各式各樣對於經濟學有深入了解的人,他們不全是學生,很多以前是學生,現在都出社會或是到國外深究,我從一開始的商周迷思(一般家長都是這樣的:多看些商周啊!商周好!),到質疑,漸漸去發現這只是一份普通的刊物,我還曾經在裡面發現過錯誤呢!更不用說比我厲害太多的人從裡面發現的破洞百出。簡單來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那還有什麼能看的嗎?有,"經濟學人"是一本較為嚴謹的刊物,同樣的因為較嚴謹也會較枯燥,但錯誤就相對降低很多,與其一直讓自己暴露在錯誤的訊息之下,不如看"經濟學人",試著去理解、去多翻書來了解,專有名詞不是靠商周上三言兩語就說明白。我還遇過很多那種要用商周上的解釋來力爭商周沒錯的朋友(怎麼我都遇到這種人呢...),上圖書館找找、查查,會發現商周常常對專有名詞和一些定義斷章取義,進而達成誤導民眾和愚民的目的...這樣說是嚴重了點,但也差不多了。

  有些在我們學過並且嚴謹地受訓過的專業領域裡面我都不敢肯定地跟你三言兩語說明白,商周這麼厲害,一下子就把我們花上好幾個禮拜解釋完畢的東西上面讓你在三十秒就明白,那麼教授都該辭職了,發給我們一本商周即可。

  簡單來說,請不要用商周來跟我解釋所有,我會無情地請你回家多唸點書。

冷笑

  習慣性的看著別人的部落格,如果無法認同或是感到不屑,我接著冷笑。
  有人的部落格就述說著自己的悲慘遭遇,偶而一兩篇還好,哀怨文大家都有,只不過當這個出現頻率太頻繁,我的黑暗面就不自覺地會浮出水面,靜靜地冷笑著眼前看到的這一切。比起這種怨天尤人、再加上發願當比爾蓋茲的tone調(需要我用經濟學的角度幫你分析發大財的可能性嗎?醒醒吧,阿宅 ),我還比較愛看黑特文,罵一罵、唸一唸,用著破爛的邏輯左彎右拐,令人發噱,接著人生還是要繼續走下去。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我百分百認同。所以我不讓自己可憐,雖然沒什麼好驕傲但還是驕傲,與其被可憐還不如被恨之入骨。

  這是我討人厭的人生哲學,但也過的還算快活。

2006年11月14日 星期二

[Econ] 前言

  此分類首po獻給了這四年中(正or將)陪伴我,不論痛苦或是快樂,思考模式或是進退應對,它無時不在,經濟學、經濟系。首先,對於以後想念經濟系,或者想輔修經濟系的朋友,我想說的是:你必須喜歡數學、不排斥數學。經濟系雖然在各大專院校普遍被分類為"社會科學",是社會科學學院理的大系(因為它夠古老夠資格),但它的必修課、選修課裡處處可見數學的蹤影(也可以說沒有能跟數學逃的出關係),更不用說將經濟系分類為管理學院或是科技管理學院的部份大專院校。
  要學好經濟學,首先邏輯要有條理,接著思路要清晰,最後要大膽假設小心揣摩,這跟一般自然科學方法實在是大同小異。但是我看過太多人,走上岔路,一天到晚嘴邊掛著幾個專有名詞,以為這樣就代表很懂經濟,說穿了,這跟教會一隻鸚鵡會說:"供給(supply)、需求(demand)",那麼這隻鸚鵡就是一個經濟學家,實無太大分別,獨立思考跟胡思亂想不能畫上等號。如果有個人一天到晚嘴上掛著" Well... Then... ",能代表他是個ABC或是喝過洋墨水嗎?

  那經濟系在學什麼?我只能給你最老套最公式化但又最實際的回答:

  「我們在研究"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做佳分配,讓每個人達到最大的滿足"這件事情上,花了不少功夫」

  所以,你們到底以後能做什麼?

  「你怎麼不先問問自己以後想做什麼?」

  正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百分百的確定自己以後會怎樣,所以請先改掉老是問人家"以後能幹嘛?"這種壞習慣,可以參考這篇文章:有人是因為別人跟他說怎麼活才活下來的嗎?

  說實話,我不是一個在經濟學這個領域非常在行的學生,因為這不是我的興趣,但我努力將它學好、努力從中獲取一點知識,部分除去我現在只是個大二的學生,部分是我的數學實在不太好,所以這個分類的文章,包括以後說明一些東西,請不要期待我會用什麼高深厲害的數學來說明...。

  這篇是個簡單的前言。